潮州陶瓷雕塑漫谈
来源: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陶瓷研究所 作者:吴维潮 发布时间:2014-11-18 点击数:51878次
关键词:瓷塑的语言;瓷塑的材料;瓷塑与其它雕塑不同的特点及风格;
历史人物的塑造;青花装饰瓷塑
一 综述
陶瓷雕塑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领域中的一项集雕塑、绘画、色彩、书法、音乐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早在秦、汉、唐各个时代就有陶俑、陶羊、陶马等艺术形象,留存于世界有数不胜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如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唐三彩的歌伎俑,还有宋代的潮州窑观音、佛像,明代福建德化窑的《达摩》、《观音》像等经典的作品,并出现如明代的福建德化瓷塑大师何朝宗,清代广东石湾的潘玉书等陶瓷雕塑大师。这都是中国陶瓷雕塑历史辉煌的写照。
建国以来,在我国陶瓷艺术的创作当中有不少传留下来的陶瓷雕塑优秀作品。现在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各省、市的陶瓷艺术馆都保存着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家的瓷塑作品,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釉色,记载着历史的发展和辉煌。而且这些作品为中国陶瓷历史的变迁和发展留下宝贵的资料,也是我们祖先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陶瓷文化财富。
本文我想与陶瓷雕塑创作设计的同行交流我近四十年来瓷塑创作过程的探索和思考,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瓷塑艺术的创作设计心得,从而促进陶瓷雕塑的创作、创新的繁荣和发展。
二 瓷塑的语言特点
强调线条美、形式美、工整明快、概括夸张,提炼是瓷塑的突出特点
陶瓷雕塑在雕塑领域中属硬质材料范畴,瓷土本身的材料需经高温的烧结才能完成。瓷塑的创作到烧制到作品最后的完成需要很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木雕、石雕、玉雕等门类的雕塑比较,其制作工艺复杂得多多,突出的特点表现在泥塑完成后还需要高温1320℃的烧制(1320℃的高温使瓷泥烧结瓷化),这就是瓷塑的特有自身特点。因要经过高温火关,就自然地要求作者要考虑瓷塑创作的形式、构图、长度、高度、重心方面都要服从瓷塑本身的特殊要求,特别要考虑作品烧成过程的物理应力和收缩的大小,而且在烧制之前还有复杂的注浆、修坯、上釉、上彩等工艺流程的操作。作品的线条流畅、整体感、稳定感、工整明快就是瓷塑创作的基本要求。不然的话,一味追求形式的生动,不顾及生产和烧成的效果,将会造成最后作品效果不佳和失败的哭笑不得的后果。所以瓷塑的创作要求是:简约、整体、稳健、触角少。让作品给人一种稳定、大方、得体的亲和感。
烧作材料不同是瓷塑最大的特色
潮州枫溪陶瓷雕塑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泥料分为高温烧成泥料(1325℃)和中温烧成泥料两大类(1200℃),烧成温度分高温和中温,烧成的气分分还原焰与氧化焰,有素烧和釉烧,有釉下彩和釉上彩等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生产工艺流程,可以显现的效果各异,价值也不同。细腻的瓷泥适合制作仕女和儿童的题材作品,粗犷的泥料则适合制作男性的题材和其它陶艺的作品。现在的釉上彩釉下彩颜料丰富多彩,这就给瓷塑的创作增添了色彩的表现效果,也给陶瓷的雕塑创作和生产提供了方便。
枫溪的陶瓷雕塑较多采用以高岭土为主的材料,这种材料的泥土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腻,质地洁白,含铁量少,且可塑性强,不勿断裂,便于成型,生产时注浆修坯连接方便,烧成后质地晶莹,瓷化程化好,装饰上色彩均匀、透明、艺术效果佳。而相反质地不佳的泥土如果含铝量少,且含铁量偏高,所谓高硅低铝的泥土就不适宜瓷塑的制作。这方面突出表现在烧成之后的瓷塑加釉上彩的环节上,如果高温烧成时温度偏低,在上彩时问题更加突出,而且出现的毛病都在瓷塑的关键部位的形象、手脚,当这些部位经过800℃的烧烤后就明显出现斑点和灰点,严重时还会出现灰色的斑块,给作品造成缺陷,并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经济价值。所以泥料的优劣是瓷塑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瓷塑与其它雕塑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瓷塑创作前面谈到要求整洁、稳重、大方,便于烧成和制作,固有的体积语言、光影效果和其它雕塑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但瓷塑不同的地方则反映在瓷塑本身是陈设瓷的艺术品,一般都陈设于家庭或办公的地方,作品高度、体积重量要求不宜过大、过重、过粗,而且要求作品表面完整、稳重、装饰性、线条工整、釉色温润平和,过分强烈的色彩和反差过大的表现则不合适,还要考虑清洁,保存的方便,这就是瓷塑本身的特点与其它门类雕塑的不同。
三:历史题材的瓷塑特色
历史人物个性、特征与材料运用
潮州瓷塑男性的历史人物用瓷塑形式表现塑造虽有却也不多。广东石湾就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男性人物陶塑,然而用瓷塑的材料特别是瓷质来塑造男性典型人物形象也不多见。我上世纪80年代尝试用赤色装饰土等高温装饰材料在《八仙过海》、《苏武》这两件作品中运用,效果颇佳。赤色的装饰土用于形象的面、手、脚部位,白文片釉施于衣服和其它部位,使其形成强烈的反差,《苏武》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他在风雪交加,茫茫雪海牧羊,身上施上的白纹片釉的效果如屹立在大雪纷飞中的一座顶天立地的铁塔,不规整的白纹片恰到好处再现大雪的严寒的情景,在这两件作品尝试中得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应,并在陶瓷艺术界中备受关注和肯定
在潮州用瓷质的材料塑造男性历史人物题材是个难题,为什么呢?因为瓷质本身特点是细腻,而男性的题材形象多须赤褐色。这就要求在选用材料的泥土时要仔细考虑,要不就采用白泥素烧,要不就全部整体挂釉烧成,如果素面白地再加彩就没有陶塑人物形象质地和肌理的逼真,生动和传神了。
儒家文化和文人人物的表现
历史人物瓷塑的创作,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塑造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来教育我们的后人,并对那些为国家、为名族作出重大贡献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通过创作、塑造,使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更深、更广,并从各个方面体现文人的思想的传承和弘扬。
近年我在瓷塑创作设计过程中偶尔也有部分历史人物的瓷塑,这些作品都是从历史的记载中和文章描述得到的素材,通过对人物故事的阅读和了解,确认考证史实的描写。创作过程加于艺术化和人物形象的夸张、刻划,逐步地把表现的人物形象贴近历史,让人们在接受过程得到亲和感和真实感。我创作的《韩愈别赵德》的作品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进行探索、修改,再探索多次反复之后完成的。再如我创作《郑板桥》,塑造这位家喻户晓的扬州八怪之首。从人物的造型和气质,你不难看到一位“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好县令。弘一法师是一位风光八面的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出家后潜身修行,成为我国阐扬佛法的大法师。雕塑再现弘一法师的智慧、学养以及崇高的人格魄力。
四:瓷塑的青花装饰
民窑青花装饰特有效果使瓷塑更有中国特色
青花在中国的陶瓷艺术“百花园”中可谓是一支奇葩。从元代到现代一直兴盛不衰,是中国陶瓷艺术创作的代表性门类,用青花装饰瓷塑不是创举,景德镇早就有大家都熟知,不想多举例。现在大家看到的则是我近年的部分作品,大都以小孩天真活泼的形象出现。这组《儿时的回忆》用朴实的艺术语言,采用原作的制作方法,运用泥板、卷筒的连接完成作品的创作。并运用捏、塑、揉、连、贴、彩等原作制作特殊的技法,用群雕的方式,以不同的动态和情节,构成整体的组雕,虽是每件都是不同动态、表情却都是整体组雕的一部分。这件组雕集童趣、童真、天真活泼于一体,并在装饰时采用民窑青花纹饰,效果颇佳,虽寥寥几笔,看似随意,但却有一定的设计感,既有民间味,也有现代感。这套雕塑入选2006年8月份的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大师作品邀请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试想这套原作如果利用传统的釉上彩方式就没有现在的艺术效果和品味,所以我认为民窑青花装饰的艺术效果更具中国味。
吸收民间青花艺术的精髓,融入瓷塑的创作使作品更具魅力
民间青花的简约、概括、夸张、雅致、大方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寥寥数笔,如夸张的兰花、梅花、竹石及人物表现形式都被中国画吸收并采用的技法,瓷塑装饰画上几笔青花装饰,乍看似随意,但却有严谨的设计和现代感。如《喜妹仔》、《花妹》、《花儿》的装饰都是采用民间青花的纹饰完成的作品。这三件瓷塑都有典型的民间味和民窑味。青花装饰给瓷塑原有的体积、转折、光影起着连接、过度、烘托、和谐的作用,这就说明民间青花艺术的朴、雅、真的语言给瓷塑的创作赋予更高的艺术感染力和魅力。
《喜妹仔》这件瓷塑创作于80年代的后期,为了创作这件作品,我三次到东海之滨福建省的崇武惠安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也画了不少速写,并对惠安女的生活、劳动有初步的了解。在作品泥塑完成后考虑装饰时还是首选民间青花的装饰,这件作品后来在广东省民间艺术博物馆展览时受到各个报刊杂志的关注并刊登。
陶瓷雕塑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轨迹,其间有震撼世界的经典之作,也有代表中国陶瓷文化的作品在世界成为标志性的作品,这都离不开我们的先辈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今天的陶瓷雕塑工作者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时代的发展,对我们从事陶瓷艺术工作赋予更高的要求,愿同行们共同努力,为陶瓷艺术的发展,为瓷塑创作的繁荣努力吧!
《儿时的回忆》之二对弈
《儿时的回忆》之一小陶艺家
春暖花开
蝶梦
观音立荷像(明)--潮州笔架山
观音立荷像(明)--潮州笔架山窑
花妹
苏武
上一篇:近代潮州枫溪的外销瓷
下一篇:浅谈陶瓷山水画的意境美